2025年能源市場值得關注的五個焦點
速覽
- 從天然氣供需動態到OPEC+的決策,2025年可能迎來高度波動
- 在不確定性持續的情況下,越來越多交易者轉向選擇短期能源選擇權
全球衝突持續、美國政府更替、能源轉型中的潛在障礙、關稅相關的貿易政策以及供應面的限制,均可能使2025年的能源市場更加動盪。
儘管新政府對能源部門的影響可能需要數月才能明朗,但已經可以看出部分跡象,例如減少對電動車支持的政策。這些因素可能重塑能源版圖,並導致天然氣、原油和精煉產品市場的波動加劇。
1.天然氣價格受看漲動能推動
2025年,天然氣的需求供應平衡預計將更加緊張,這可能對亨利港期貨價格施加上行壓力並提高波動性。今年冬季開始時,市場遇到氣溫較正常溫度為高的情況,但天氣變冷的預測扭轉了價格上漲的趨勢,同時推高了住宅和商業領域的天然氣消費預測。與此同時,美國液化天然氣(LNG)出口終端的饋氣(feedgas)需求預計將保持強勁,原因是美國與歐洲和亞洲市場之間的LNG淨回值利潤具競爭力。隨著從煤炭向天然氣的轉換,預計發電對天然氣的用氣需求有望繼續增長。
供需平衡趨緊及天然氣價格上漲,可能促使生產商取消2024年初因價格疲弱而實施的天然氣減產措施。儘管天然氣生產預計將於2025年恢復,但預計增量供應主要來自二疊紀盆地的伴生氣。
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LNG)可能成為新一屆美國政府政策的主要受益者,新政府預計將取消暫停新的LNG出口許可證。該暫停措施於2024年1月宣佈,減緩了綠地LNG碼頭和擴建專案的審核速度。預期該暫停措施的解除將加速2025年天然氣及液化天然氣(LNG)產業的投資步伐。
2.聚焦OPEC+
隨著油價接近多年低點且預計石油供應過剩,2025年對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可能是充滿挑戰的一年。OPEC+包括俄羅斯等盟友,自2024年6月以來一直試圖將250萬桶縮減的石油產量重新投入市場,但這一決策於12月第三次被延遲。S&P全球商品洞察報告認為,2025年OPEC+的任何實質性增產將對油價施加下行壓力,甚至可能使WTI期貨價格跌至每桶30美元。
美國對伊朗和委內瑞拉政策若有任何變動,將使供需平衡行動更加複雜。自2020年以來,這兩國的石油產量已增加近兩百萬桶,但更嚴格的美國制裁可能會減少這部分供應。這些可能的削減措施,可能會為OPEC所期望的供應增量敞開大門,而這類行動的不確定性可能會讓交易商在2025年保持警覺。
3.產品需求組合的轉變
國際能源署(IEA)預測2025年的石油需求為每日桶數增長一百萬桶,與2024年水準相近。然而,2025年超過50%的需求預計來自丙烷和丁烷等天然氣液體(NGLs),這些產品主要作為石化原料生產,並作為天然氣的副產品。
S&P全球商品洞察報告認為,以2019年的基準,2025年對傳統石油基燃料(如汽油和柴油)的需求為每日桶數僅增長30萬桶。隨著汽車電氣化和以LNG為基礎的卡車運輸車隊的投資達到臨界點,中國對這些燃料的需求已達到轉捩點。
這種產品組合的轉變對中國和其他地區的煉油商來說是一項挑戰,他們的利潤逐漸縮減,並宣布了一系列工廠關閉計畫。2025年,奈及利亞Dangote煉油廠仍在加速生產,加上墨西哥新的Olmeca煉油廠可能在今年稍晚投產,這些新的精煉產品供應將為現有的煉油廠帶來更大的壓力。對於依賴進口原油、出口產品、面臨高能源成本或以上種種原因而承擔高營運成本的煉油廠,2025年可能進一步進行產能合理化調整。交易者將密切關注相關公告,以引導來年的價格走勢。
4.生物燃料與能源轉型
2025年,生物燃料市場預計將迎來多項變化,更著重於可節省較多溫室氣體原料的作用,以實現更宏大的減碳目標。非傳統原料(如廢棄油)預計將在市場中占有更重要地位,政府也正在調整政策以實現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
隨著各國政府審查各類產品的溫室氣體減排效益並核准其使用,預計將出現更廣泛的原料。歐盟等地區已通過可再生能源指令核准多種生物燃料原料,而其他國家也開始實施類似的措施。
廢棄原料(如廢棄油和動物脂肪)的交易預計將在整體生物燃料供應中占比增加。隨著可再生柴油等先進生物燃料的增長,一些關鍵原料的供應鏈壓力將不斷加劇,因買家交易量持續增加,市場上可提供的產品可能會無法跟上需求。歐盟、美國和其他國家已為其他產品(如永續航空燃油)配置了第一波混合強制規定,這將在未來幾年繼續對供應鏈造成壓力。
5.不確定性是否會激發更多短期選擇權交易?
在未來政策變化的不確定性、持續的地緣政治衝突以及主要經濟體增長放緩的情況下,能源市場很容易受到價格雙向大幅波動的影響。價格風險的增加迅速催生了短期選擇權的使用,例如芝商所的WTI原油每週選擇權。由於這些選擇權以週為週期到期,為交易者提供了更精確、成本更低的工具來管理持倉。2024年,WTI每週選擇權的日均交易量超過2萬份合約,即2千萬桶,比2022年增加了近四倍。
隨著價格風險的持續存在,短期能源選擇權的吸引力可能進一步增強,使這些工具成為2025年值得關注的重要領域。
在如此多重交錯影響下,2025年將是能源市場的關鍵一年,因供需因素可能受到多種外部事件的影響。隨著交易者努力應對2025年可能出現的眾多不確定性事件,能源市場的風險管理預計將會持續進展。
在交易所交易之衍生產品及場外結算(「OTC」)之衍生產品並不適合所有投資者及帶有虧損風險。在交易所交易及場外交易之衍生產品為槓桿投資工具,由於只需要合約價值一定百分比的資金即可進行交易,故此有可能損失超過最初存入的金額。本通訊不論在任何適用法規的涵義上,均不構成招股章程或公開發行證券,亦非關於購入、出售或持有任何特定投資或服務的建議、要約、邀請或招攬。
本通訊的內容乃由芝商所編製,僅作為一般介紹用途,並非旨在提供建議,亦不應被視為建議。本通訊並未考慮到閣下的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閣下在根據或依賴本通訊所載資料行事之前,應獲取適當的專業建議。雖然芝商所已盡力確保本通訊中的資料在通訊刊行當日準確無誤,但芝商所對任何錯漏概無責任,亦不會更新資料。此外,本通訊中的所有示例和資料僅作為説明之用,不應視為投資建議、實際市場經驗的成果或任何特定產品或服務的推廣。本通訊內所有與規則及合約規格相關的事項均以CME、CBOT、NYMEX和COMEX的正式規則,或(如適用)芝商所若干其他附屬交易場所的各自規則為準。不論在任何情況下,包括與合約規格有關的事項上,均應查詢現行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