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商所

芝商所擁有150年歷史,最早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CME),市場參與者可以在此買賣商品以管理風險。作為全球最多元化的衍生工具市場龍頭,芝商所每年平均經手30億份合約,價值約1千兆美元。芝商所為買賣雙方提供市場,連接需要管理風險或願意通過承擔風險進行獲利的個人、企業或機構。

隨著業務不斷擴充,我們與其他交易所如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和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作為指定合約市場。在芝商所的組織下,這些交易所提供的產品遵循其自己的規則規定。CME、CBOT、NYMEX和COMEX提供涵蓋所有主要資產類別的範圍最廣的全球基準產品,包括基於利率、股票指數、外匯、能源、農產品、金屬、天氣和房地產的期貨和期權。為了向市場提供創新的管理解決方案,芝商所致力於不斷添加已清算的場外產品和服務。

通過我們的CME Globex電子交易平台,全球用戶不論在任何地方,都能夠訪問覆蓋範圍最為廣泛、流動性最佳的金融衍生品市場。此外,芝商所還經營著全球領先的中央對手方清算機構——CME Clearing。我們是在我們的市場中發生的每一筆成交的對手方,因此我們市場的誠信得到保護,而第三方信用風險也基本得以消除。

對於全球經濟而言,這種無可比擬的准入意味著機會。

芝商所歷史

1800年代

  • 1848 -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交易所) 成為全球第一個期貨交易所
  • 1851 - 提出CBOT交易所第一個遠期契約期貨
  • 1865 - 提出全球首筆糧食期貨商品,並開啟由買賣雙方提供"保證金"的期貨結算方式
  • 1885 - CBOT 交易所總部落成,為當時芝加哥最高建築,也是當時首棟是用電燈的商業大樓。
  • 1872 - 紐約奶油起士交易所在1882年成為紐約商業交易所(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 - NYMEX

1900年代

  • 1898年成立的芝加哥奶油雞蛋局, 於1919年改為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
  • 擴增期貨商品 - 芝商所首先提出下列商品
    • 1961年 - 冷凍肉品 - 冷凍豬肉期貨 (CME)
    • 1964年 - 活牛 - 首個非儲存商品農業期貨(CME)
    • 1972年 - 涵蓋7種外幣的金融期貨(CME)
    • 1975年 - 利率期貨,以政府國家抵押債貸款協會(Government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為基礎(CBOT交易所)
    • 1978年 - 能源期貨
    • 1981年 - 現金交割期貨, 歐元期貨 (CME)
    • 1982年 - 首個股票期貨, S&P 500 指數期貨 (CME)
    • 1982年 - 美國公債選擇權期貨(CBOT)
    • 1997年 - 首個小型電子期貨交易,E-迷你標準普爾 500期貨
    • 1999年 - 氣候期貨 (CME)
  • 1987年 - 開始研發首個電子交易平台CME Globex
  • 1994年 - COMEX 納入紐約商品交易所

2000年代

  • 2002 - CME上市
  • 2005 - 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交易所)上市
  • 2006 – NYMEX 與 COMEX 上市
  • 2007 - CME 與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交易所)共同成立 芝商所
  • 2008 - NYMEX 與 COMEX 併入芝商所
  • 2008 - 杜拜商品交易所 (Dubai Mercantile Exchange) 與芝商所進行商品結盟
  • 2010 - 芝商所位於倫敦的歐洲清算業務﹐獲金融服務諮詢 (Financial Services Advisory) 認可

更多關於芝商所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