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需求增長,打破傳統關係
本報告所表達的觀點屬於OpenMarkets,僅供市場評論之用。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請參閱報告結尾完整免責聲明。
速覽
- 來自亞洲的和場外交易市場的強勁需求推動金價創下歷史新高
- 越來越多的散戶轉向微型黃金期貨合約,合約交易量打破紀錄
2024年黃金價格一路上漲,在5月創下名義價格歷史新高後,持續打破與美元和股票市場的傳統市場相關性。
一些市場參與者的反應促使金條和金幣等實體黃金的交易更加火熱。央行購買依然強勁,中國的需求也持續不減。與此同時,美國的投資者也在增加實體黃金的購買,有時甚至在熱門零售連鎖店購買。
金屬交易、批發和精煉公司Dillon Gage的總裁Terry Hanlon表示,隨著價格上漲,買家和賣家都非常活躍。買家多半是出於地緣政治擔憂、通膨居高不下以及吸引人們投資黃金的其他常見理由而購買黃金。高漲的金價本身也吸引了一些買家,而賣家則是在售出他們在價格遠低於目前水準時購買的黃金產品。
Hanlon說:「高價格總是會吸引許多人;人們更常在價格上漲時而非價格下跌時買進。」
買家還轉向了一個不尋常的地方購買黃金:好市多(Costco Wholesale)。這間零售商開始會偶爾販售金條,主要透過其網站銷售,通常限制每人只能購買兩條。該公司在季度財報中表示,這些金條往往在網站上架後很快就會售罄。美國富國銀行(Wells Fargo)估計,好市多每月的黃金銷售額可能落在1億至2億美元之間。
世界黃金協會最近發布的黃金需求趨勢數據顯示,場外黃金購買活躍,足以抵消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的資金流出。該協會表示,2024年第一季的需求出現3%的年比增長,達到1,238公噸,是2016年以來最強的第一季。
央行購買在第一季增加了1%,達到289.7公噸;科技類需求增加了10%至78.6公噸;電子產品類需求則增加13%至64.4公噸。世界黃金協會指出,人工智慧的發展推動了電子業的需求增長。但2024年初,場外需求的激增尤其引人注目,場外購買量增長了220%,達到136.4公噸。
「投資者的場外購買雖然不透明,但會反映在價格上漲的速度和規模上。芝商所的管理資金淨持倉在第一季增加了91公噸,可以作為一個代表指標。」該協會在其報告中如是說。
中國的強勁需求
Ross Norman曾是黃金交易商,目前則為位於倫敦的新聞與資訊網站Metals Daily的執行長。他表示,除了央行購買和期貨市場活動外,他認為第一季有較多的黃金購買來自東方世界,因為歐洲市場的實體黃金買盤低迷。
Norman提到了中國的強勁需求,中國海關數據顯示,與2023年前三個月相比,今年同時期的金屬購買量增加了34%。他說上海的黃金溢價非常高,大約每盎司48美元,這表明市場需求旺盛。
中國的實體黃金傳統買家通常是老一代,但千禧世代和Z世代也開始以「金豆」的形式購買黃金,這是約一克重的豌豆大小金塊,好讓大家買得起黃金。
發現價格
期貨市場的參與者在市場波動性高的情況下也越來越活躍。芝商所的數據顯示,2024年的芝商所黃金期貨交易量比2023年同期增加了7%。
一些有意針對價格進行投機或者對波動性感到擔憂的散戶,開始轉向更小的合約——微型黃金期貨;這類合約對初始資本投入的要求較低。截至5月底,微型黃金期貨年初至今的日均交易量(ADV)比一年前增加了43%,並且達到了推出以來的最高ADV水準。
「由於物價上漲和經濟不確定性持續存在,散戶越來越常使用微型黃金期貨來表達他們對市場的看法。」芝商所金屬產品資深董事Thomas Hart表示,「他們被市場的高度流動性、全天候交易特性和較小的名義規模所吸引。」
「如果你持有的黃金數量與合約相符,且做空期貨並持有黃金,那麼如果金價下跌,你的黃金期貨部位就會賺錢;如果金價上漲,你則能藉由手頭上的黃金得利。」貴金屬交易商Ausecure的董事長兼資深金屬交易人Peter Thomas說道,「如果你想要保持中立,期貨可以很好地做到這一點。」
與美元和股票的傳統關係不再
黃金的劇烈波動讓許多長期觀察金價的人感到困惑,因為儘管各種經濟條件(強勁的股市和美元,以及市場對於聯準會在短期內降息的預期有所降低)都應當使黃金表現不佳,金價仍不斷飛漲。
黃金價格與股市同時強勁的情況並不尋常。通常,高股價意味著當下環境的投資人較願意承擔風險,但黃金需求上升通常是發生在投資者尋求避險的情況。截至5月底,近月黃金期貨價格年初至今上漲了17%,而標普500指數上漲約12%。
美元較強的原因則是聯準會依然採取貨幣緊縮政策。黃金以美元計價,因此在所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美元和金價的走勢通常相反。此外,美國10年期國債殖利率今年一直在4.5%左右,這意味著持有黃金須付出機會成本,因為與固定收益資產不同,黃金不支付息票。
Ausecure的Thomas指出了當前黃金市場狀況的歷史特點:「這絕對是我見過的所有漲勢中最違反常理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