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原油及相關市場將會如何?

  • 10 May 2018
  • By Blu Putnam

2018年5月8日,美國宣佈退出《聯合全面行動計劃》,亦稱「伊朗核協議」。在該決定宣佈前一周,有關美國將退出伊朗核協議的預期就甚囂塵上。多位歐洲領袖相繼飛往華盛頓,游說美國政府留在伊朗核協議中。法國總統馬克龍飛往安德魯斯空軍基地(準確應為安德魯斯聯合基地),雖受到國宴禮遇,但卻未能說服共和黨政府改變主意。德國總理默克爾抵達杜勒斯國際機場,不僅所受禮遇有所遜色,而且還在勸說美國改變原有立場一事上無功而還。就連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支持者英國外交大臣鮑裡斯•約翰遜也現身華盛頓企圖說動美國繼續留在伊朗核協議內。他甚至在福克斯新聞頻道向共和黨大眾喊話,但同樣毫無斬獲。

就在美國宣佈退出伊朗核協議決定之後數小時內,法英德三國領袖發表了一則聯合聲明,明確反對美國這一決定。

「法國、德國和英國三國領袖關注美國總統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協議的決定,並表示遺憾和擔憂…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所述,伊朗繼續遵守伊朗核協議所制定的各項核限制規定,履行核不擴散條約相關義務。世界因而變得更安全。所以我們(法德英三國)將繼續留在伊朗核協議中。我們的政府仍將致力確保協議得以維持,並將與其他協議成員國共同努力確保協議不變,其中包括確保伊朗人民獲得持續的經濟利益,而這與協議掛鉤。」.  [斜體字為我們所加以作強調, 資料來源: https://www.diplomatie.gouv.fr/en/french-foreign-policy/disarmament-and-non-proliferation/events/article/jcpoa-joint-statement-by-france-the-united-kingdom-and-germany-08-05-18]

對原油市場、中東和平和全球貿易會帶來什麼影響?就此,我們選擇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來討論:

Q1 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對全球市場短期原油供應有什麼意義?

剛開始很可能不會有太大影響。有分析師認為,受到美國新制裁措施的沖擊,伊朗將會削減原油產量,降幅達到每日50-100萬桶。然而這一次不太可能發生這一幕。儘管伊朗可能不得不提供一些折扣,但它可能仍會繼續全面生產原油,並尋找有意的買家。

在伊朗核協議之前,聯合國、歐洲和美國均對伊朗實施制裁。然而這一次卻只有美國可能會對伊朗實施制裁。美方的任何單方面制裁行動將在國際舞台上遭到法國、德國、英國和聯合國的爭議和強烈反對。

此外,作為原油進口國的中國是伊朗核協議的創始締約方。中方認為,伊朗核協議條款並未因美國退出而喪失效力。這意味著中國可能會決定通過簽訂有折扣的長期合約,從伊朗進口更多原油。此舉將擴大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繞過美國任何的制裁,並且意味著中國可能會減少進口來自墨西哥灣的美國頁岩油。

圖1:原油產量趨勢

圖1:原油產量趨勢

非常關鍵的一點是,現貨油價越高,越可能使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增加原油產量。這兩個國家一直通過限產來推升油價,並已達到目的。總的來說,中國增加購買伊朗原油,以及俄沙兩國增加原油產量,更不用說美國頁岩油的產量,全球原油產量將增加,而非減少。

這裡有一個很大的「如果」需要考慮。如果原油供應出現任何干擾,原因很可能是中東爆發軍事行動,而非美國對伊朗最新實施的制裁措施。

Q2 如果原油供應並未立刻受到影響,為何油價卻在上揚?

對原油市場參與者來說,最為擔憂的是未來中東原油供應可能受到干擾。因此,油價中似乎存在大約每桶10美元的「中東風險溢價」,而且這一風險溢價可能會輕易繼續上調。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至少從短期來看,確實提升了市場參與者對可能牽涉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的中東軍事衝突的可見風險。雖然軍事行動可能性不高,一日仍有可能,其對油價的影響仍會十分高。 

Q3 在缺乏全球支持的情況下,美國的制裁如何奏效?

有效制裁需要全球支持。在伊朗核協議簽訂之前,一系列制裁已明顯對伊朗經濟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當時這些制裁得到聯合國、歐洲和美國的一致支持。此次美國宣佈其將重啟制裁,此舉獲得多邊支持的可能非常低。法國、英國和德國已旗幟鮮明地表明立場,認為就算沒有美國參與,伊朗核協議依然切實可行。法英德三國更在聯合聲明中特意明確指出,三國將緊密合作以確保伊朗在遵守核協議的基礎上獲得允諾的經濟利益。也有簽訂伊朗核協議的中俄兩國亦認為協議依然有效。這意味著這些國家並沒有計劃支持任何美國單方面的制裁措施,並且會支持他們與伊朗的商業往來。

有關美國是否能以在美順利開展業務為由,脅迫非美國公司遵守其單方面制裁措施的問題,將是圍繞美國制裁的法律戰的真正焦點。美國公司與伊朗並無太多直接業務往來,這使只針對美國公司的制裁措施對伊朗無實質影響。要起到效果,美國必須要求來自法國、英國、德國及其他歐洲國家、中國等非美國公司遵守其採取的制裁行動。  

歐洲對美國退出多項多邊協議的做法深感憤怒。儘管英國脫歐,歐洲各國政府仍致力以多邊談判的方式來處理全球事務。美國相繼退出與環保有關的《巴黎協定》和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而且似乎準備馬上退出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美國政府此前以國家安全為由威脅要對來自歐洲國家的鋼鐵和鋁材徵收關稅,如今又退出伊朗核協議。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可能會讓歐洲政府忍無可忍,進而改變以往樂意支持美國任何制裁措施或軍事行動的態度。時間會證明一切,但至少就目前而言,美歐關係已跌入低谷。

Q4 美國經濟會有何後果?

對美國經濟所帶來的主要影響是,加油站對消費者的汽油價格將一路上揚。到夏季駕駛季末,美國全國加油站平均油價可能將達到每加侖4美元。美國零售汽油價格能否沖上每加侖5美元將取決於原油價格是否繼續走高。

我們注意到,美國聯邦儲備局通常會忽略能源和食品價格的短暫波動,將關注焦點集中在核心通脹率上。核心通脹率正在緩步上移。按美國聯邦基金期貨市場走勢,美國聯邦儲備局未來加息將更頻密,下一次加息預計在2018年6月。

Q5 原油現貨升水現象(原油現貨價格高於其長期價格)會繼續嗎?

目前,導致原油期貨到期曲線出現現貨升水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市場參與者對伊朗和沙特阿拉伯衝突可能演變為軍事行動的恐慌心理。雖然如今的戰場可能是在敘利亞或也門,但市場參與者所擔憂的是:敵對擴大可能會影響原油供應。因此,原油現貨以及近期期貨合約價格反映的是「中東風險溢價」上升。如果市場對中東緊張局勢引發軍事行動的擔憂仍揮之不去,那麼原油現貨升水現象可能還會繼續。如果美國與伊朗的新協議談判取得進展,那麼現貨價格將下滑,現貨升水現象可能會消失。

圖2:原油現貨與期貨價格倒挂

圖2:原油現貨與期貨價格倒挂

Q6 持續原油現貨升水現象對美國頁岩油產量有什麼意義?

美國頁岩油生產商無法輕易讓生產走走停停,所以前端現貨價格並不是最重要的指標。作為評估是否需要擴充產能的一部分,頁岩油生產商往往會看6至24個月的期貨價格走勢。由於現貨升水現象的存在,這些價格均遠低於原油現貨價格。不過,更長周期的期貨價格為美國頁岩油增產提供了非常好的誘因。我們預計,到2019年底,美國原油產量可能突破每天1200萬桶,與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共同躋身世界前三大原油生產國。

Q7 美國如今已成為原油出口國,這將如何影響全球原油價格?

美國原油出口禁令的解除使得多餘的美國頁岩油得以裝船售賣至歐洲和亞洲。目前美國的原油出口量為每天200萬桶,並且一直上升(美國仍是原油進口大國)。美國出口原油的能力強化了與其他世界原油基準之間的聯繫(部分基於現貨運輸成本)。雖然運輸成本極難估計,但每桶4-6美元的成本應該比較合理。成本視乎距離、合約條款、船隻大小、船速等條件而定。這為WTI (美國原油) 和北海布倫特原油之間的差價提供了一個軟約束。我們之所以稱其為「軟約束」,是因為差價的擴大幅度可以超過每桶6美元,而這將大大刺激美國出口更多原油。

圖3:美國原油進出口情況

圖3:美國原油進出口情況

 

免責聲明

期貨與掉期交易具有虧損的風險,因此並不適於所有投資者。期貨和掉期均為杠桿投資,由於只需要具備某合約市值壹定百分比的資金就可進行交易,所以損失可能會超出最初為某壹期貨和掉期頭寸而存入的金額。因此,交易者只能使用其有能力承受損失風險但又不會影響其生活方式的資金來進行該等投資。由於無法保證這些資金在每筆交易中都能獲利,所以該等資金中僅有壹部分可投入某筆交易。

本資料中所含信息與任何資料不得被視作在任何司法管轄區買入或賣出金融工具、提供金融建議、創建交易平臺、促進或吸收存款、或提供任何其它金融産品或任何類型金融服務的要約或邀請。本資料中所含信息僅供參考,並非爲了提供建議,且不應被解釋爲建議。本資料並未考慮到您的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您根據本資料采取行動前,應當獲得這當的專業建議。

本資料中所含信息均如實提供,不含任何類型的擔保,無論是明示或暗示。芝商所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概不承擔責任。本資料也可能會包含或涉及到未經芝商所或其管理人員、員工或代理設計、驗證或測試的信息。芝商所不對該等信息承擔任何責任,也不認可其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芝商所對該等信息或向您提供的超級鏈接並不擔保不會侵犯到第三方權利。如果本[資料類型]含有外部網站的鏈接,芝商所並不對任何第三方或其提供的服務及/或產品予以認可、推薦、同意、保證或推介。

CME Group和“芝商所”是CME Group Inc.的註冊商標。地球標誌、E-mini、E-micro、Globex、CME和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是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Inc. (“CME”) 的註冊商標。 CBOT是Board of Trade of the City of Chicago, Inc. (“CBOT”) 的註冊商標。ClearPort和NYMEX 是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 Inc. (“NYMEX”) 的註冊商標。此商標未經所有者書面批准不得修改、複製、儲存在可檢索系統里、傳遞、複印、發佈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Dow Jones是道瓊斯公司的註冊商標。所有其它註冊商標為其各自所有者的產權。

所有關於規則與細節之事項均遵循正式的CME、CBOT和NYMEX規則,並可被其替代。在所有涉及合約規格的情況裏,均應參考當前的規則。

CME、CBOT及NYMEX均分別在新加坡註冊爲註冊的認可市場運營商以及在香港特區註冊爲認可的自動化交易服務提供者。除上述內容之外,本資料所含信息並不構成提供任何境外金融工具市場的直接渠道,或《金融工具與交易法》(1948年第25條法律,修訂案)界定之境外金融工具市場交易的清算服務。CME歐洲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註冊及受權的服務並不含蓋以任何形式在亞洲任何管轄區內(包括香港、新加坡及日本)提供金融服務。芝商所實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或台灣概無註冊、獲得許可或聲稱提供任何種類的金融服務。本資料在韓國及澳大利亞境內根據《金融投資服務與資本市場法》第9條第5款及相關規則、《2001年企業法》(澳洲聯邦)及相關規則的規定,將發佈受眾僅限於“職業投資者”;其發行應受到相應限制。

作者介紹

Bluford「Blu」Putnam自2011年5月起擔任芝商所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經濟學家。Blu在金融服務領域積累超過35年的豐厚經驗,尤其集中在中央銀行、投資研究和投資組合管理。因此,他還擔任芝商所有關全球經濟狀況事宜的發言人 。

對沖伊朗的不明朗風險

美國已退出伊朗核協議,此舉可能會對原油市場、貿易和中東和平進程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利用NYMEX能源期貨和期權產品,可為您的投資組合提供保障,對沖不明朗風險。

開始對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