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嬰現象和反聖嬰現象對天然氣及投資者的影響

  • 29 Jul 2015
  • By Adila McHich and Erik Norland
  • Topics: Weather

進入2015年秋季之際,太平洋地區似乎正在形成強烈的聖嬰現象,堪與1997年至1998年對北美天然氣市場造成嚴重影響的那次現象相提併論。

聖嬰現象(El Niño)是一種宏觀氣候現象,成因與赤道太平洋中部和中東部海平面溫度過高有關。這種異常氣候通常導致加拿大西部和中部以及美國西部和北部溫度上升,而佛羅里達州和墨西哥灣區岸區則會出現涼爽濕潤的氣候。在太平洋赤道水體經歷一段時間升溫後,我們通常會看到水溫低於常態,這稱為反聖嬰現象(La Niña)。毫無疑問,反聖嬰現象的效應基本與聖嬰現象相反,導致北美大部分地區溫度下降。聖嬰現象和反聖嬰通常都在3月至6月期間開始,到11月至2月期間達到頂峰。

圖1.

天然氣市場在供需兩方面都十分欠缺彈性,價格對產量、庫存水平和天氣等基本因素的短期變化非常敏感。由於受居民、工業和發電行業季節性消耗的影響,天然氣具有週期性。基本因素的意外變化可能導致供求失衡、波動加劇和價格震盪。

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聖嬰現象和反聖嬰現象對亨利港天然氣期貨價格的影響,但這種影響未必總是符合我們的期望。聖嬰現象的持續時間和強度不一。在1997年至1998年的供暖季節,美國經歷了自1895年有詳細記錄以來規模最大的聖嬰現象和第二大暖冬,導致美國北部溫度高於平均溫度,而南部溫度低於平均溫度。由於溫度高於正常情況,導致天然氣庫存上升,供應過剩。如圖2所示,亨利港期貨價格在1997年夏季和秋初一路上升,然後於1998年夏季跌至1.65美元的低位。在冬季,天然氣平均價格為1.92美元。這比季度平均價格低20%至25%。

圖2.

到1998年中期,赤道太平洋地區溫度下降,形成反聖嬰現象,並延續到1998-1999年和1999-2000年的冬季。在這兩個供暖季節,作為天然氣的主要需求市場,東北部的溫度低於平均水平,天然氣消耗量高於以往冬季。天然氣價格於1998年末和1999年反彈,然後於2000年暴漲。  

圖3.

在1997年至2001年期間,聖嬰現象和反聖嬰現象對天然氣價格的影響如下,這種影響符合我們在邏輯上的預期:

·        聖嬰現象導致1997-1998年期間的溫度高於正常水平,使冬季天然氣需求下降,造成供應過剩和價格下跌。

·        1998年、1999年和2000年的反聖嬰現象導致美國和加拿大許多地區冬季溫度低於正常水平,造成供應緊張,最終導致價格暴漲。

但從長期來看,聖嬰現象/反聖嬰現象對天然氣價格的影響遠遠談不上明朗,並且經常違背直覺。

 

因此,為了分析聖嬰現象、反聖嬰現象和天然氣近月價格波動的關係,我們使用第1個近月期貨價格構建三個組合現貨價格的時間序列:

1)  聖嬰現象序列,假設投資者在聖嬰現象期間只做多天然氣。

2)  反聖嬰現象序列,假設投資者在反聖嬰現象期間只做多天然氣。

3)      綜合序列,假設投資者在聖嬰現象和反聖嬰現象期間均做多天然氣。

近期期貨(離到期日最近的合約)是與亨利港現貨價格關係最密切的合約。因此,使用近月期貨合約時間序列,而不進行適當的展期(在臨近到期時將合約再投資於下一份合約)有助於模擬現貨價格的波動。此外,將近月合約串連起來形成組合現貨價格具有每日報價的優勢。實際上,現貨價格交易並非每天發生,因此時間序列中存在缺口,如果期貨市場流動性充裕,這個問題很容易解決。

圖4顯示,自亨利港天然氣期貨於1990年4月開始交易以來,天然氣現貨回報率在聖嬰現象期間往往為正數,而在反聖嬰現象期間為負數,大多數差別在2000年之後出現。這種結果違背直覺,因為聖嬰現象通常導致美國北部溫度高於正常水平,而美國北部在冬季對天然氣的需求最高。在20世紀90年代期間,天然氣現貨價格在聖嬰現象和反聖嬰現象期間整體表現大致相同,即使在上面提到的1997-1998年聖嬰現象和1998-2001年反聖嬰現象期間也不例外。直到2000年以後,這兩個時間序列才出現差別。

圖4.

很多差別似乎只是巧合。在2002年2月和2005年9月的輕度聖嬰現象期間,天然氣價格上漲(現貨價格上漲558%),但其原因基本與天氣無關。在2002年2月至2005年9月期間,商品價格普遍大幅上漲(西德州輕質原油上漲228%、黃金上漲65%,高品位銅上漲149%)。這種現象的部分原因是許多商品(包括天然氣)供應增長受限、美元貶值、美國利率在2001年衰退之後低於正常水平、美國經濟活力從2003年開始反彈,以及新興市場增長強勁。

卡翠納颶風(Hurricane Katrina)於2005年8月來襲,適逢這次輕度聖嬰現象末期,造成墨西哥灣岸區供應嚴重受阻,也導致天然氣價格大幅上漲。值得注意的是,從統計學來看,聖嬰現象期間出現颶風的概率低於反聖嬰現象(請參閱國家海洋和大氣局關於聖嬰現象對美國颶風形成的影響的研究再版(Bove、O’Brien、Elsner、Landsea和Nin:http://www.aoml.noaa.gov/hrd/Landsea/elnino/))。因此,在本文中,2002年至2005年聖嬰現象末期卡翠納颶風引起天然氣價格上漲或許也是巧合。

同理,2006年反聖嬰現象期間現貨價格下跌似乎也無天氣無關。2005年10月出現輕度反聖嬰現象,恰好此時墨西哥灣岸區天然氣產量恢復正常,天然氣價格下跌。這次多頭頭寸平倉因為導致Amaranth Advisors破產和清盤而著稱,該公司持有龐大的天然氣多頭頭寸,最後於2006年9月平倉。

最後,反聖嬰現象在2007年3月至2009年4月大行其道,正是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雖然天然氣現貨價格在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初上漲58%,隨後於2008年7月初至2009年4月期間下跌76%,與原油表現一致。整體而言,在「反聖嬰金融危機」期間,天然氣價格下跌58%,其原因主要是經濟衰退導致國內需求疲軟,而非氣候變化。

因此,雖然天然氣現貨價格在聖嬰現象期間累計上漲659%,而在反聖嬰現象期間輕計下跌75%,但由於上述原因,我們不會過於看重這些數據。  

展望和結論

5月,國家海洋和大氣局指數上升,比正常溫度高0.9°C,6月可能進一步上升,預示聖嬰現象已經顯露端倪,並且秋季和冬季可能顯著增強。從以往來看,聖嬰現象導致美國南部天氣變得更涼爽濕潤,使暴風軌跡南移,但對美國北部秋季和冬季天氣的影響則沒有這麼明確。到秋季,我們完全有可能看到氣溫下降,導致天然氣價格上漲。同理,美國北部也有可能出現氣溫高於正常水平的暖冬,導致天然氣需求減少,價格下跌。

數據揭示,從長期來看,聖嬰現象和反聖嬰現象不是決定天然氣價格的主要因素,除非是出現1997年至1998年那樣強烈的聖嬰現象,才有可能擾亂美國天氣規律,顯著改變天然氣市場的趨勢。這同樣適用於長期的反聖嬰現象,例如繼1997-1998年聖嬰現象之後出現,並持續三年的反聖嬰現象。    

此報告中所有示例均為對各種情況的虛擬解釋,僅作說明之用。此報告中的觀點僅反映作者的看法,未必是芝商所或其關聯機構的看法。此報告及其中所載資訊不應視為投資建議或實際市場經驗的結果。

                                                                           下載PDF文檔

 

免責聲明

期貨與掉期交易具有虧損的風險,因此並不適於所有投資者。期貨和掉期均為杠桿投資,由於只需要具備某合約市值壹定百分比的資金就可進行交易,所以損失可能會超出最初為某壹期貨和掉期頭寸而存入的金額。因此,交易者只能使用其有能力承受損失風險但又不會影響其生活方式的資金來進行該等投資。由於無法保證這些資金在每筆交易中都能獲利,所以該等資金中僅有壹部分可投入某筆交易。

本資料中所含信息與任何資料不得被視作在任何司法管轄區買入或賣出金融工具、提供金融建議、創建交易平臺、促進或吸收存款、或提供任何其它金融産品或任何類型金融服務的要約或邀請。本資料中所含信息僅供參考,並非爲了提供建議,且不應被解釋爲建議。本資料並未考慮到您的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您根據本資料采取行動前,應當獲得這當的專業建議。

本資料中所含信息均如實提供,不含任何類型的擔保,無論是明示或暗示。芝商所對任何錯誤或遺漏概不承擔責任。本資料也可能會包含或涉及到未經芝商所或其管理人員、員工或代理設計、驗證或測試的信息。芝商所不對該等信息承擔任何責任,也不認可其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芝商所對該等信息或向您提供的超級鏈接並不擔保不會侵犯到第三方權利。如果本[資料類型]含有外部網站的鏈接,芝商所並不對任何第三方或其提供的服務及/或產品予以認可、推薦、同意、保證或推介。

CME Group和“芝商所”是CME Group Inc.的註冊商標。地球標誌、E-mini、E-micro、Globex、CME和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是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Inc. (“CME”) 的註冊商標。 CBOT是Board of Trade of the City of Chicago, Inc. (“CBOT”) 的註冊商標。ClearPort和NYMEX 是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 Inc. (“NYMEX”) 的註冊商標。此商標未經所有者書面批准不得修改、複製、儲存在可檢索系統里、傳遞、複印、發佈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Dow Jones是道瓊斯公司的註冊商標。所有其它註冊商標為其各自所有者的產權。

所有關於規則與細節之事項均遵循正式的CME、CBOT和NYMEX規則,並可被其替代。在所有涉及合約規格的情況裏,均應參考當前的規則。

CME、CBOT及NYMEX均分別在新加坡註冊爲註冊的認可市場運營商以及在香港特區註冊爲認可的自動化交易服務提供者。除上述內容之外,本資料所含信息並不構成提供任何境外金融工具市場的直接渠道,或《金融工具與交易法》(1948年第25條法律,修訂案)界定之境外金融工具市場交易的清算服務。CME歐洲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註冊及受權的服務並不含蓋以任何形式在亞洲任何管轄區內(包括香港、新加坡及日本)提供金融服務。芝商所實體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或台灣概無註冊、獲得許可或聲稱提供任何種類的金融服務。本資料在韓國及澳大利亞境內根據《金融投資服務與資本市場法》第9條第5款及相關規則、《2001年企業法》(澳洲聯邦)及相關規則的規定,將發佈受眾僅限於“職業投資者”;其發行應受到相應限制。

2025年CME Group©和芝商所版權所有,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