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覽
- 40年前推出時,WTI原油期貨只是一份新興合約,如今已成為可靠的全球價格基準,為整個大宗商品市場定下基調
- WTI原油期貨在1983年上市時,美國的原油出口量接近0,目前每天超過400萬桶
讓我們一起回到1983年。很難相信那已經是40年前了,對我們某些人來說,感覺沒有那麼遙遠。
1983年,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推出《Thriller》專輯,我還記得當時去電影院看《星際大戰六部曲:絕地大反攻》(Return of the Jedi)大排長龍的光景。1983年對科技業而言也是很重要的一年:任天堂(Nintendo)推出了第一代遊戲主機,摩托羅拉(Motorola)推出第一款行動電話,而且世界首次使用標準網際網路協定。
1983年對全球石油市場來說也非常重要。兩伊戰爭打得如火如荼,但市場上的石油依然過剩,價格在略低於每桶30美元之間徘徊。
當時,油價有數年時間都保持穩定,但隨著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失去對全球石油市場的控制,油價波動開始變大。
在此背景下,現已併入芝商所的NYMEX在1983年3月推出了輕質低硫原油期貨合約。這份期貨合約後來以WTI聞名。WTI代表西德州中級原油,是美國國產原油的一種基準。
全球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合約
自40年前推出以來,WTI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大宗商品合約。現在WTI原油價格為整個大宗商品市場定下基調。
WTI價格的變動確實會影響整個經濟。但在1983年,這份新的原油合約花了一些時間才奠定地位。WTI並沒有一炮而紅,上市第一個月的交易量只有3,000份合約。
WTI原油期貨交易量(合約/年)
WTI花了一整年的時間突破單月10萬份合約的交易量,在這之後,WTI爆炸式成長。到了1980年代末期,WTI的月交易量已經穩定超過200萬份合約,近年來,我們經常觀察到WTI每日交易量超過100萬份合約以上。
40年的經濟興衰
WTI過去40年來交易活動激增,代表市場逐漸意識到油價不太可能恢復過去穩定、可預測的狀態。
過去40年來,有多起地緣政治事件影響了石油供給,像是中東或近期烏克蘭的戰爭。需求方面,主要消息區域受到經濟起落的反覆循環,近來消費者需求更受到疫情封城以及電動車逐漸普及的影響。
許多企業都十分關注油價漲跌,因為油價的高度不確定性,所以利用期貨進行對沖以管理油價風險的重要性日增。
風險管理意識抬頭是過去40年來的趨勢。WTI原油期貨讓企業能購買「價格保險」,規避下行風險(若公司是生產者)或上行風險(若公司是消費者)。
WTI的成長之路
40週年是反思的好機會:我們是如何走到現在的?接下來要往哪裡走?當然,現在的世界跟WTI在迪斯可熱潮和冷戰高峰推出時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WTI在40年前推出時,當時的美國石油市場與現在截然不同。當時美國石油並無出口,而且一般大眾都認為美國石油產量只會減少,不會增加。
頁岩油革命帶來了全新的原油供給,改變了這一切。
近年美國原油產量再度增加,從1983年的每天870萬桶,攀升到現在每天1,240萬桶之多。同一時間,美國原油出口量大增,來到歷史高點,從WTI推出時,美國原油出口量接近0,現在則是每天超過400萬桶。
美國原油出口量(千桶/天)
近年,WTI的重要性更是擴及美國中心地區之外。重大的管線和港口基礎建設,讓WTI位於奧克拉荷馬州庫欣的交割地點能透過美國墨西哥灣的出口終端連接全世界。
美國逐漸成為原油主要出口國,使得WTI對全球市場的重要性更勝以往,而與WTI連動的原油基準現在也在供應歐洲和亞洲扮演重要角色。
雖然已經步入中年,WTI後勁依然凌厲。儘管環境意識提升了,隨著各國工業化的發展,預期未來數年內石油需求仍會持續成長。這表示對可靠價格基準和風險管理的需求會比以往都更強烈。
轉載自 OpenMark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