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聯準會(Fed)升息刺激,美元持續強勁反彈,再加上俄羅斯出兵烏克蘭為金融市場帶來動盪,迫使投資人將資金湧向安全避風港,為美元提供了額外的支撐。 聯準會於3月16日升息一碼,開始邁向更為中性的貨幣政策,而這可能只是今年多次升息的第一波而已。 聯準會也同時提供了前瞻性指引,表明可能會在5月開始縮表。 

相對的,歐洲央行(ECB)仍在持續購債,還未準備將短期歐元利率提高至脫離負利率水準。 而日本央行(BoJ)則不僅維持接近零的利率水準,還持續其收益率曲線控制政策,將10年期政府公債收益率控制在略高於零的水準。

美元兌日圓匯率已經達到將近七年來的最高點,美元兌歐元、日圓、英鎊與加元等一籃子貨幣的匯率也同樣處於22個月高點。唯一例外是人民幣。人民幣自2021年開始走強,之後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一直穩定維持在6.35元至6.40元的區間。

美元作為全球商品交易計價貨幣,若美元升值,往往對美國穀物與油籽出口帶來不利影響,因為在所有條件維持不變的情況下,以進口國當地貨幣計價的購買成本將會增加。除此之外,多個進口國最近幾週還面對穀物與油籽價格強勁反彈的困境,主要原因是南美的乾旱以及俄羅斯出兵烏克蘭。 烏克蘭和俄羅斯是小麥和玉米等商品的主要出口國。(查看相關文章)。

美國是全球主要玉米、小麥和黃豆的出口國,本文將評估美元升值、商品價格上揚以及進口國當前經濟和通膨狀況,是否影響這些國家向美國採購商品。

I. 美國對中國的穀物出口

美國在亞洲的最大農產品市場是中國,如同前述,人民幣相對強勢,這點與其他美國農產品進口國家不同。 依據美國農業部外國農業服務處(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s Foreign Agricultural Service)資料,中國在截至8月31日的2020/21營銷年度向美國購買的玉米,佔美國所有玉米出口約30%,總重量達2,140萬公噸,自一年前疫情高點僅進口145,000公噸回升反彈,當時中國經濟因疫情急遽緊縮。在近期新冠染疫案例增加(自兩年前爆發以來最大規模),導致商業與娛樂場所關閉,以及旅遊受限的情況下,市場對中國本季玉米需求的憂慮再起。上海是中國人口最多(擁有2,600萬人)的城市以及金融中心,因應新冠病毒而採行了兩階段封鎖。

此外,中國作為全球規模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市場關注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中國經濟在2020年初封鎖之後強勁反彈,不過到了2021年第四季成長步調已經減緩至4.0%,若不計2020年初封鎖期間的情況,為數十年來成長幅度最慢的一季。

那麼,近期美國玉米對中國的出口狀況為何?依據美國農業部截至2022年3月17日的資料,美國在9月份起算的2021/22營銷年度中,共出口636萬公噸玉米到中國,而這些玉米是在去年秋天收成的。此等出口數量雖然是所有出口目的地國家中最高的,但卻不如去年的818萬公噸水準。

採購速度放慢,可能是因為玉米價格上揚所致,在黑海地區供應存在疑慮的情況下,玉米價格創下多年來的新高,之後才緩慢回跌。進口國家通常會在價格具有競爭力的時候下單購買,不過他們也必須擁有足夠的供應來源,以應付當地牲畜和家禽產業的需求。進口商為了避免儲存成本增加,只有維持穩定的供應來源,直接出貨到終端使用者。

美國共有兩大穀物出貨港口,亦即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Gulf Coast)以及太平洋西北地區。墨西哥灣沿岸地區處理很大部份的美國穀物和油籽出口,駁船會將商品自中西部栽種地區,沿著密西西比河及其各個支流,運送至墨西哥灣沿岸地區。從太平洋西北地區啟運的航線,為前往亞洲的兩條航線中較短的一條,不過產品大部分必須透過鐵路運送至位於太平洋西北地區的港口,且鐵路運送成本要比透過駁船載運高出許多。

美國對中國的黃豆出口數量,也落後前幾季的水準。在當前營銷年度截止於8月的七個月當中,美國出口商截至3月3日已經出口了257萬公噸黃豆,遠遠落後去年同期出口347萬公噸的表現。

II.日圓持續走貶,但日本進口依然強勁

儘管日圓兌換美元匯率貶值,日本並未減少向美國採購玉米。依據估計,日本進口的玉米,約佔全球玉米總出口量的8%,為全球僅次於中國和墨西哥的第三大市場。截至3月17日為止,美國出口商已經載運529萬公噸玉米至日本,高於去年同期的497萬公噸。

日本是美國玉米的第二大出口市場,在日圓兌美元匯率下跌至近七年來最低點之後,儘管通膨率持續上揚,投資者預期日本這個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仍將維持其利率水準不變。在其他主要國家轉向緊縮貨幣政策的情況下,日本央行的鴿派態度,可能是希望避免承受因升息所帶來的任何經濟風險。即使是美國,市場對聯準會是否能夠讓經濟「軟著陸」也抱持著疑慮,亦即在未造成經濟衰退的情況下維持成長步調及就業水準。

美國黃豆對日本的出貨量也與玉米一樣,超越了去年同期的水準。截至3月17日為止,美國出口商已經載運139萬公噸大豆至日本,高於去年同期的124萬公噸。

III.美國對歐盟的出口

歐元兌換美元匯率創下了20個月以來的新低,為交易價差最大的貨幣對。投資者預期歐洲央行將在2022年中之前升息。截至近期為止,歐洲央行仍計畫維持貨幣政策不變,不過在通膨率急遽上揚之後,此等立場已經有所改變。19個會員國組成的歐元區的通膨率在2月份來到了歷史新高5.9%。

歐盟並非美國玉米的主要購買方,但確實向美國進口了大量的黃豆。其採購步調落後去年同期水準。美國黃豆對歐盟出口量為385萬公噸,落後去年同期的422萬公噸。通常向烏克蘭購買大批玉米的歐盟,今年向美國購買的數量比平常要多一些,不過差距並不大,截至3月3日為止為97,300公噸,前一季則為200公噸。

市場一般預期,烏克蘭的春季玉米栽種季節,將會受到持續將近一個月的戰爭所影響,因此可能導致歐盟必須尋求替代的穀類飼料來源。歐盟的黃豆粕進口數量為1,650萬公噸,佔全球黃豆粕進口數量約26%,其中一大部分可能來自於巴西或阿根廷。

IV.美元匯率對競爭的影響

美元兌多種貨幣升值,可能導致全球市場的出口競爭更加嚴峻,因為進口商對價格非常敏感,且獲利可能非常微薄。就此方面,俄羅斯盧布兌換美元的匯率,已經從2017年的平均58.3貶值至2021年的73.6,下跌約20%。在本文發佈時,俄羅斯盧布兌換美元匯率的震盪幅度更大,來到一美元兌換108盧布。

俄羅斯是全球第一大小麥出口國,佔全球穀物交易量約20%,為全球糧食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生產麵條、所有種類麵包、披薩、英式鬆餅、義大利麵、餅乾、早餐的麥片以及其他食物的原材料。俄羅斯小麥的主要市場為北非地區國家,譬如埃及曾是美國主要市場,但在過去十年期間逐漸轉向俄羅斯;另外還有中東國家,譬如伊拉克、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以及中國和東南亞國家,譬如印尼、泰國和越南。目前還不確定對俄羅斯實施的金融制裁,長期是否會影響該國的小麥出口。

阿根廷佔全球玉米貿易量超過20%,也佔一小部分的全球黃豆出口,但阿根廷是全球黃豆粕(黃豆加工後的產品,作為飼料)的主要供應商,約佔總出口量的40%。其披索兌換美元的匯率,在過去五年期間呈現走貶趨勢。披索兌換美元的平均價值,從2017年的16.5下跌至2021年的95.1。目前披索兌換美元的匯率為109。技術上來說,這樣的匯率表現應該有助於出口,但阿根廷還須解決高通膨(抵銷了疲軟貨幣的影響)以及國內食品價格持續上漲的問題。

結論

美元兌多種貨幣的匯率升值,加上商品價格上揚,在通膨率因全球供應鏈挑戰而上揚時,可能會影響進口國的食品成本。

  • 由於美國農夫開始播下春季作物的種子,種植這些作物的土地面積對價格可能會有重大的影響。但反聖嬰氣候現象可能會干擾作物收成和價格。反聖嬰氣候現象在南美洲造成生長季節高溫,已經造成農產品產量下滑。
  • 聯準會近四年以來首次升息,各國央行可能因此開啟更加緊縮貨幣政策,全球將貨幣政策將踏入新階段。
  • 外匯匯率可能產生新一輪調整,並因此影響穀物和油籽採購的決策流程。
  • 對許多國家來說,糧食安全是確保國家安全的首要目標,因此維持糧食進口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農產品期貨和期權

運用我們的小麥、玉米和大豆期貨及期權產品,在不斷擴大的全球農產品市場對沖價格風險。


本報告中的所有例子均為對相關情況的假設性說明,並僅用於說明目的。此報告中的觀點僅反映作者的看法,未必是芝商所或其聯屬機構的看法。本報告以及報告中的資訊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實際的市場結果。

芝商所為全球領先及最多元化的衍生品交易市場,公司包含四個指定合約市場(Designated Contract Market)。點按CME, CBOT, NYMEX 以及COMEX連結,以獲取更多關於各交易所交易規則與產品的資訊。 

© 2024芝商所版權所有。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