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覽
- 農作物價格下跌有望減緩糧食通膨
- 小麥和玉米價格下跌,黃豆(或大豆)由高點下滑後,又稍微反彈回升
- 雖然通膨率由6月的9.1%降至7月的8.5%,但仍處於高水準
- 中國對大宗商品的需求可能影響糧食通膨速度
芝加哥玉米期貨價格跌至將近六個月低點;小麥亦由2月俄羅斯烏克蘭爆發衝突後的高點下滑,至今已下跌接近40%;黃豆雖已脫離高峰,但近期小幅上揚(圖1)。這三種作物既能用作牲畜飼料,也能成為食物原料,製作麵包、麵條等等。其價格下滑,是否代表糧食通膨也趨緩?
其他與食物相關的多種大宗商品,價格也都開始由近期高點下滑。截至撰文當下,廣泛用於烹飪的棕櫚油已由4月的高點下滑36%,可生產食用油的油菜,也自5月的高點下滑31%。起司(或芝士)價格由5月中的高點下滑約15%,早餐燕麥片的價格則由4月中的高點下滑43%。
雖然這些跡象顯示糧食通膨可能會在接下來幾個月趨緩,但部分食物相關產品的價格仍相當高,要降至疫情前的水準可能還要好一段時間。舉例而言,牛奶價格雖自5月的高點略降,但和一年前相較仍高出41%。作為亞洲主食並銷售全球的大米,相較於一年前高出26%。作為早餐飲品的柳橙汁,相較於去年同期則高出34%。
原油價格下跌也令市場預期糧食通膨將在接下來幾個月趨緩,因為原油是食物生產與配送過程的關鍵成本要素。當歐洲禁止輸入部份俄羅斯原油時,原油每桶價格來到120美元的高點,但如今原油已大幅下滑,並於8月期間短暫落至90美元以下,為六個月來第一次跌至此價位。
汽油、柴油等燃料佔務農成本的一大半,不論是耕地、播種和收割作物的設備,還是運送收成到終端使用者和出口港口的卡車、火車或駁船,都必須消耗燃料。美國全國汽油價格在7月時每加侖最高超過五美元,現已下滑至略高於四美元。
除了種子和燃料外,肥料是生產食物的另一項主要成本(圖2)。其他因素則包含工資、包裝與運輸。舉例而言,由於勞動力市場緊張,工資已持續上漲5%左右。儘管今年前兩季經濟呈現負成長,勞動力市場表現依然相當穩健。職位空缺數量超越可用勞動力,比例大約為二比一,但與此同時,失業率卻處於3.5%,為將近50年來的最低點。
圖1:玉米、小麥和黃豆期貨價格下跌
通膨,尤其是糧食通膨,已成為消費者、決策者和聯準會(或聯儲局)關注的焦點。相較於一年前,今年6月的通膨升至9.1%,來到40年來的最高點。疫情高峰時出現的供應鏈問題至今未獲解決,加上先前為抑制疫情散播而實施社交隔離措施,導致製成品的消費需求大量提升,都是促成高通膨的原因。好消息是,在汽油價格下跌的影響下,7月通膨率降至8.5%。就月度變化看來,7月的通膨率維持不變,相較之下,5月提高了1.0%,6月則提高了1.3%(圖3)。然而,食物成本在7月持續攀升,較上個月提高1.1%。若排除波動較大的食物和能源成本,核心通膨率在7月提高0.3%,為3月以來的最小增幅。
圖2:種植玉米的成本組成
食物在整體通膨中的重要性
為了瞭解整體通膨情況,我們先來看看美國勞工統計局在計算消費者物價變化時,把哪些項目歸類在商品與服務內。商品與服務包含七個主要類別,即食品和飲料、房租(包含業主等價租金)、交通運輸、醫療保健、教育與通訊(包含大學學費、郵資、電腦軟體)、服裝(包含鞋類與首飾),以及其他商品與服務。購買住宅視為投資支出,因此不包含在內,亦不包含股票投資、債券投資和商業支出。
在上述類別中,租金的影響力最大,佔全部的32%,食物佔13.4%、汽油佔4.8%、新車佔4.02%、醫療保健佔6.8%、交通運輸服務佔5.8%,電力則佔2.5%。在食物中,穀物類和麵包類產品(主要以小麥產品製成)佔8%(圖3)。
圖3:通膨對食物相關類別的影響
過去20年,通膨平均大多落在2%左右,但在一年多前疫情期間,通膨開始攀升。起初,聯準會認為這只是暫時的現象,但現在已證實情況並非如此,到7月為止,聯準會已升息四次,希望壓抑消費者物價的飆升。有鑑於勞動力市場在升息環境下依然保持穩健,聯邦基金期貨市場的投資者預期,聯準會將於9月會議中再度升息50到75個基點。聯準會的決策機構,即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在2022年11月還有一次會議。雖說該會議後的實際升息幅度將取決於通膨情況的發展,但聯邦基金期貨定價顯示,市場預期11月的升息幅度將小於9月。聯準會必須將升息幅度拿捏得恰到好處,足以壓抑通膨,但又不能高到把經濟推入衰退深淵。
高漲的小麥價格開始下跌
除了其他造成糧食通膨的因素之外,俄羅斯與烏克蘭的衝突直接或間接導致多種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也為糧食通膨火上加油。2月初,芝加哥小麥價格約為每蒲式耳八美元左右,到了3月初已上漲至12.52美元,相當於56%的漲幅,反映出市場對供給中斷的憂慮,畢竟俄羅斯和烏克蘭分別是全球第一和第五大的小麥出口國。5月時,小麥價格升至逼近13美元,隨後於8月跌至八美元以下。
小麥價格最近幾週出現下滑,起因是聯合國與俄羅斯進行協商,期望能讓烏克蘭重新經由黑海出口商品。在美國方面,雖然部分地區遭逢旱象,但市場仍預期美國今年的小麥產量會高於去年。2022年,預計會有2.3億蒲式耳的小麥製作為麵粉。由於小麥目前價格與先前高峰的差距大約為每蒲式耳五美元,用於製作麵粉的小麥成本差距會落在11.5億美元左右。
在2022年6月開始的2022/23行銷年度中,有少部分預計於此時產出的小麥將會用於飼養牲畜,不過玉米和黃豆仍是主要的飼料來源。美國農業部(USDA)預計2022/23年的小麥產量為17.8億蒲式耳,其中約有八千萬蒲式耳會作為飼料。
黃豆和玉米
今年7月,黃豆價格落至六個月來的低點,但現已反彈至近期的高點,超過每蒲式耳17美元。玉米價格由高點的8.16美元下滑23%至略高於六美元,為將近六個月來的最低水準(圖3)。9月時,美國中西部開始收成這兩種作物,而夏季異常炎熱的高溫可能會導致產量減少,有機會抬升價格。
今年稍早時,由於巴西的生長天氣惡劣,黃豆價格上漲。另外,身為全球第四大玉米出口國的烏克蘭與俄羅斯爆發衝突,亦導致玉米價格攀升。7月是玉米的授粉期,8月則是黃豆的結莢期,因此這兩個月的天氣將會大大影響玉米和黃豆的最終產量。
今年玉米的產量預期為145億蒲式耳,其中約五分之一(29億蒲式耳)會轉化為牲畜飼料。玉米每蒲式耳價格由高點下滑兩美元,意味著飼料成本會有超過50億美元的差異。同樣的,今年產出的黃豆當中,約有一半(22.4億蒲式耳)會榨製為牲畜飼料。這代表每蒲式耳價格下降一美元,飼料成本差異將大幅高於20億美元。
牛肉與豬肉價格
豬肉價格漲勢仍然持續。根據美國農業部,今年6月的豬肉零售價落在每磅4.91美元,高於4月和5月的4.88美元左右。但近期大宗商品的價格下滑,可能影響了批發商付給養殖業者的價格。今年6月,養殖場賣給批發商的豬肉價格為每磅68.30美分,由2月的98.10美分下滑,可能反映了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圖4)。
圖4:豬肉轉手的價格變動
美國農業部數據
批發到零售的價格也些微下滑,由2021年12月的高點每磅309.3美分跌至今年6月的285.9美分。牛肉零售價似乎在2021年10月到達頂峰,每磅價值790.10美分,而後降至今年6月的766.00美分。
活牛期貨由2月高點每磅142.75美分下跌超過9%,於5月時來到低點,但至今又已回升7%至138.92美分,表示若玉米和黃豆在夏季遭逢嚴重農損,牛肉價格可能會進一步上揚。瘦肉豬已由2021年12月的低點回升超過70%(圖5)。
圖5:食用豬與肉牛的期貨價格未見跌勢
中國經濟成長與大宗商品價格
美國的通膨率也可能和國外因素有關,例如中國對大宗商品的需求。中國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對黃豆、玉米、石油、銅等各類大宗商品的購買量相當龐大,這些商品的價格與中國的需求有直接關聯。舉例而言,2021/22年全球進口的黃豆中,中國預計就佔了59%。因此,中國的需求對多種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巨大。但中國經濟正在放緩,今年第二季的國內生產總值僅成長0.4%,相較之下,第一季則成長了4.8%。市場上已然出現了需求走軟的跡象。
美國農業部數據顯示,中國在目前2021/22行銷年度(9月/8月)購買的玉米大約比去年少了七百萬噸。黃豆落後的幅度也大致相近,購買量相較於一年前大約少了快七百萬噸。
問題叢生的房地產業拖累了中國經濟,疫情清零政策導致的封城措施,更讓情況雪上加霜。不過7月時,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出口量大幅增長,話雖如此,市場仍預期中國難以達到今年5.5%的成長目標。如果中國經濟成長一如預期般走緩,可能會為多種大宗商品的價格帶來衍生效應。
結論
糧食通膨目前仍是一大隱憂,然而近期農作物價格由高點下滑,可能意味著糧食通膨的部分成因正在減弱。只不過,若在收成前的這段關鍵期出現惡劣天氣,可能會導致市況反轉。至於食物價格的另一大影響因素,即油價,也已有所下滑,這可能代表我們已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然而,目前約為5%的工資成長率,雖仍低於通膨的9.1%,還是有可能使生產成本提高,並在包裝、配送等其他相關成本的推波助瀾下,為通膨走向帶來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