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近期「負實質利率」繼續為黃金提供支撐,但由於市場通膨預期已來到高檔水平,以及美債殖利率的高速上行,皆已對黃金吸引力產生逆轉,使得黃金在 4Q20 間持續遭到市場拋售。
而展望 1Q21,在美國民主黨掌握參、眾兩院達到「完全執政」之後,估計將更有利拜登上任後推出新財政刺激,而這也將繼續帶動美國經濟復甦、美股獲利回溫、美債殖利率走揚,這些因子都可能更大打擊市場對黃金的避險需求。
資料來源:芝商所CME Group,資料日期:2021.01
本輪金價大漲,始自停止升息
本輪黃金價格的大漲,主要是始於聯準會 (Fed) 2019 年六月聲明停止升息、並非 2020 年三月的新冠疫情,而 Fed 停止升息即暗示了貨幣政策不會再更為緊俏,代表貨幣緊縮的天花板已經到達,故當時壓抑金價的壓力即出現放緩。
但自 2020 下半年以來,Fed 的貨幣政策態度已明確轉變為「寬鬆延續、但難更強」,Fed 多次強調僅願意維持現行寬鬆,以靜待美國經濟變化,若疫情衝擊擴大,那麼 Fed 再擴大寬鬆不遲,而這也暗示了 Fed 貨幣寬鬆的地板,在短期已經到達,這也導致金價難以上攻。
而為何 2019 年中旬時 Fed 貨幣政策不再趨緊的預期,對於金價是一大利多?為何近月來 Fed 貨幣政策不願擴大寬鬆的預期,對於金價又是一大壓力?
因為黃金的一切答案,都在「實質利率」。
決定金價的關鍵:實質利率
黃金價格最主要的掛鉤是「實質利率」,並非傳統上大家所認知的通膨、或是美元指數,原因在於,黃金本身就是 0 孳息率,不像股票會有股利,債券會有息收。
故當市場處於實質正利率環境時 (通常是升息循環),且利率持續向上,對比黃金來說,持有固定收益資產就比持有黃金更具吸引力,因實質正利率 > 0 孳息率。
而當實質利率出現回落時 (通常是降息循環),甚至落入實質負利率環境,持有 0 孳息率的黃金即對比持有固定收益資產更具吸引力,因 0 孳息率 > 負利率。
故投資人有這些基礎的概念之後,大家就可以大概理解到,決定金價的一切源頭,就在實質利率。
如下圖金價與實質利率的相關度所示,可以清晰看到,當實質利率向上、金價就走跌,而實質利率向下、金價就走高,兩者呈現了「絕對負相關」關係,這直接證明了實質利率與金價的掛鉤關係。
從費雪方程式觀察實質利率方向!
市場上描述實質利率最著名的經濟模型,即為費雪方程式,實質利率 = 名目利率 - 通膨預期。
這也是為什麼傳統上,一般投資人覺得金價是與通膨掛鉤,這答案對、也不對,因為影響金價的因子,通膨只是其中一項,投資人還必須考量到名目利率的移動方向,所以要做到金價更領先的預判,即必須確認名目利率、通膨預期兩項因子的變動。
在去年 5-8 月的金價大漲期間,主要就是因為 Fed 已進入零利率政策,並持續強調願意維持低利率,故嚴重壓制了市場的「利率預期」,而美國經濟也在 5-8 月份的同期持續走升,如製造業 PMI 持續高於 50 的景氣分水線,使得市場高度關注在「通膨預期」。
美債殖利率曲線在此時期也是初步出現陡峭化,這顯示了債券市場對於未來的通膨展望正轉向樂觀,且 Fed 更於全球央行年會 Jackson Hole 上宣布採用平均通膨目標制 (Average Inflation Targeting, AIT),擴大引導市場對於殖利率曲線陡峭化的預期,在長期通膨方面,給足了信仰。
而去年 9-12 月間,事實上市場在費雪方程式上壓制「利率預期」的力道,即開始出現收窄,主因為 Fed 在下半年連續數月的利率會議上,已不斷強調「寬鬆延續、但難更強」的政策態度,這代表市場原先期待的負利率、殖利率曲線控制 (YCC) 已遭 Fed 打破、名目利率的底部區,即立時明朗。
尤其 8 月底,Fed 主席鮑爾更是明確表態不可能有負利率政策,這一說法完全封死了利率進一步下行之可能,故美債殖利率即並未再進一步走低,反而開始掉頭緩步抬升,市場對於「利率預期」自始開始出現加溫。
自今年 1 月起,隨著美國總統大選落定,且民主黨手握參、眾兩院出現「完全執政」,後續財政刺激可望在國會更不受攔阻,白宮政策施行和國會溝通可望更為順暢,但財政刺激的通膨預期,很可能已受市場定價。
財政刺激估將繼續帶動美國經濟復甦,但要注意的是,目前市場的通膨預期 10 年期美債平衡通膨率 (10-Year Breakeven Inflation Rate) 已升抵 2.09%,這已遠遠高於 Fed 對於 2021 年的通膨預期中位數 1.8% 不少,故當前的通膨預期,似乎暗示了市場對財政刺激帶來的通膨效果,已進入定價。
更重要的是,Fed 還在最新 12 月份 利率紀要內表示:「Fed 在最大就業和物價目標達到以後,將會像 2013-2014 年時期一樣,逐步退出寬鬆。」這裡更可以充分意識到,Fed 是在提前與市場溝通,正在提前市場進行「利率預期」的預期管理。
故目前財政刺激的通膨預期已定價、Fed 提前對市場進行利率預期管理的環境裡,市場在費雪方程式上已高速預期名目利率將持續走升,市場在費雪方程式上的關注焦點,已從先前的通膨預期、轉向利率預期。
一個好的交易者,你就不該跟央行對作!
一個好的交易者,應該順勢而為,而不是與央行對作,雖然目前 Fed 尚未宣布進入升息循環,僅是在與市場溝通並進行預期管理,但是交易是需要不斷地前沿思考,因為 Fed 在對市場預期管理時,預期的改變就會對市場價格產生實質影響。
除非未來拜登政府還有更強力的財政政策出籠,不然當前的通膨預期很可能已幾乎定價在費雪方程式當中,而反觀殖利率曲線自 1 月 4 日至 1 月 14 日,斜率又再次顯著抬升,顯示市場對名目利率的走升預期持續發酵,故實質利率很可能將受到提振。
資料來源:芝商所CME Group,資料日期:2021.01
現階段來看,當前美元的實質利率,很可能正走在「初升段」,而黃金最好的日子,很可能已經過去,投資人可關注芝商所旗下的COMEX黃金期貨 (合約代碼: GC) 作為風險管理工具和提供回報機會。
所有意見表達反映了作者的判斷,可能會有所變更,且並不代表芝商所或其附屬公司的觀點。內容作為一般市場綜述而提供,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信息從據信為可靠的來源獲取,但我們並不保證內容是準確或完整的。我們不保證提到的任何走勢將會繼續或預測將會發生。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將來結果。本內容不得被解釋為是買賣或招攬買賣任何衍生品或參與任何特定交易策略的推薦或要約。如果在任何司法轄區發布或傳播本內容會導致違反任何適用的法律法規,那麼,本內容並不針對或意圖向在該司法轄區的任何人發布或傳播。
亞洲地區免責聲明
致力推動世界進步: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芝商所)包含四個“指定合約市場”(DCMs),分別為芝加哥商業交易所 (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Inc., "CME")、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Chicago Board of Trade, Inc., "CBOT")、紐約商業交易所 (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 Inc., "NYMEX") 以及紐約商品交易所 (Commodity Exchange, Inc., "COMEX")。CME 的結算部門是芝商所旗下各個指定合約市場的衍生產品結算機構("DCO")。
在交易所交易之衍生產品及場外結算("OTC")之衍生產品並不適合所有投資者及帶有虧損風險。在交易所交易及場外交易之衍生產品為槓桿投資工具,由於只需要合約價值一定百分比的資金即可進行交易,故此有可能損失超過最初存入的金額。本通訊不論在任何適用法規的涵義上,均不構成招股章程或公開發行證券,亦非關於購入、出售或持有任何特定投資或服務的建議。
本通訊的内容乃由芝商所編製,僅作為一般介紹用途,並非旨在提供建議,亦不應被視為建議。雖然芝商所已盡力確保本通訊中的資料在通訊刊行當日準確無誤,但芝商所對任何錯漏概無責任,亦不會更新資料。此外,本通訊中的所有示例和資料僅作為説明之用,不應視為投資建議或實際市場經驗的成果。本通訊内所有與規則及合約規格相關的事項均以CME、CBOT、NYMEX 和COMEX 的正式規則為準。不論在任何情況下,包括與合約規格有關的事項上,均應查詢現行規則。
在澳洲, CME Group Inc. 澳洲註冊機構編號 (ARBN) 103 432 391及Board of Trade of the City of Chicago Inc. 澳洲註冊機構編號 (ARBN) 110 594 459,已註冊為外國公司並持有澳洲市場牌照。
在香港,芝商所已獲得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SFC")授權,可根據香港《證券及期貨條例》("SFO")第 III 部的規定,通過 GLOBEX 系統以及芝商所結算系統 (CME Clearing System),向香港投資者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ATS")。
在日本, CME Inc. 持有日本《金融工具與交易法》(Financial Instruments and Exchange Act)所規定的外國結算機構(FCO)牌照。
在新加坡,根據《證券及期貨法》(第289 章)("SFA"),CME、CBOT 及 NYMEX作為認可市場營運商受到監管,而且 CME 亦作為認可結算機構受到監管。除此之外,芝商所旗下機構並未獲得在新加坡《證券及期貨法》下經營受監管活動或根據《財務顧問法》(Financial Advisers Act)(第110章)提供財務顧問服務的所需牌照。
芝商所旗下機構包括但不限於在印度、韓國、馬來西亞、新西蘭、中國人民共和國、菲律賓、台灣、泰國、越南等多個司法管轄區,以及在芝商所未獲准經營業務、或者經營業務會違反當地法律法規的各個司法管轄區,均未獲得提供任何種類金融服務所需的註冊或牌照,亦未宣稱在此等司法管轄區提供任何種類的金融服務。本通訊未經此等司法管轄區監管機構的審閲或批准,使用者如獲取本通訊,有關責任應由其自行承擔。
CME Group、the Globe Logo、CME、Globex、E-Mini、CME Direct、CME DataMine 及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均為Chicago Mercantile Exchange Inc. 的商標。CBOT 及 Chicago Board of Trade 均為Board of Trade of the City of Chicago, Inc. 的商標。NYMEX 及 ClearPort 均為New York Mercantile Exchange, Inc. 的商標。COMEX 為Commodity Exchange, Inc. 的商標。
© 2021 年 CME Group Inc. 版權所有。
通訊地址:20 South Wacker Drive, Chicago, Illinois 6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