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WTI油价走势通常与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一致,但伴有12个月的滞后

图1:WTI油价走势通常与中国经济增长趋势一致,但伴有12个月的滞后
资料来源:彭博专业服务(USCRWTIC和 CLKQINDX)

工业金属如铝和铜也呈现类似规律,不过有时会较原油更快地反映中国经济增速的变化(图2和图3)。步入21世纪20年代,由于能源转型对铜的强劲需求以及供应增长受限,铜价走势与中国经济增长步伐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相比之下,铝价则更紧密地追随中国经济动向。

图2和图3:铝和铜的价格走势通常也跟随中国经济增速变化

图2:铝和铜的价格走势通常也跟随中国经济增速变化
资料来源:彭博专业服务(ALE1、2021年之前采用LA1和 CLKQINDX)
图3:铝和铜的价格走势通常也跟随中国经济增速变化
资料来源:彭博专业服务(HG1和 CLKQINDX)

农产品市场也呈现类似态势。例如,玉米和小麦价格也往往跟随中国经济走势,但滞后期略长,约为12-18个月(图4和图5)。

图4和图5:玉米和小麦价格的变化大致滞后中国经济增长1年多

图4:玉米和小麦价格的变化大致滞后中国经济增长1年多
资料来源:彭博专业服务(C1和 CLKQINDX)
图5:玉米和小麦价格的变化大致滞后中国经济增长1年多
资料来源:彭博专业服务(W1和 CLKQINDX)

大豆和豆油价格也遵循同样的规律(图6和图7):

图6和图7:大豆及豆油期货价格通常跟随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

图6:大豆及豆油期货价格通常跟随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
资料来源:彭博专业服务(S1和 CLKQINDX)
图7:大豆及豆油期货价格通常跟随中国经济增长的步伐
资料来源:彭博专业服务(BO1和 CLKQINDX)

最引人瞩目的例子是,2009年的刺激政策推动了一轮强劲的牛市行情,原油和工业金属价格在2011年末站上高点,农产品价格则在2012年见顶。油价从每桶40美元以下飙升至110美元以上。铜价从每磅1.30美元涨至4.60美元以上。多数农产品价格几乎翻了一番。

2009年的刺激政策与当前政策在几个关键方面存在差异。首先,就GDP占比而言,2009年的刺激政策规模明显更大。在2009年至2010年期间,随着政府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非金融企业债务大幅增长,规模达到了GDP的35%(图8)。而目前已公布的刺激措施规模约占GDP的3.6%,相对经济体量而言,仅相当于2009-2010年刺激力度的十分之一。

图8:中国2009年的刺激措施规模庞大,且发生在债务水平相对较低的环境下

图8:中国2009年的刺激措施规模庞大,且发生在债务水平相对较低的环境下
资料来源:国际清算银行,非金融部门信贷总额数据库(Q:CN:H:A:M:770:A, Q:CN:N:A:M:770:A, Q:CN:N:A:M:770:A)

其次,2009-2010年的刺激措施旨在应对外生的全球金融危机。而当前的刺激措施则旨在解决中国的内生性问题,例如房地产价格下跌、消费者信心和支出低迷、地方财政和房企资金紧张以及银行资本充足性不足等。事实上,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总额接近GDP的200%(图9),远高于其他国家的银行杠杆率。

图9:中国银行业的杠杆率相对于经济体量而言处于极高水平

图9:中国银行业的杠杆率相对于经济体量而言处于极高水平
资料来源:国际清算银行,非金融部门信贷总额数据库

图10:中国非金融(非银行)部门的杠杆率极高

图11: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利率相对于核心通胀率仍然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