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天气扰动、国内饲用提升,麦价还要继续涨?
最近一段时间,国际麦价呈现走高态势。一方面,俄罗斯春小麦地区天气不佳,降水较少;另一方面,美国冬麦主产区持续干旱天气引发市场忧虑,叠加欧盟地区小麦产量预期下调,多重因素提振国际麦市行情。
从国内市场来看,小麦现货维持稳中趋强格局,小麦与玉米的价差持续收窄,当前二者价差已缩减至170元/吨左右,使得饲用替代性价比逐步凸显;同时,我国小麦进口量骤降形成利好支撑。展望后市,新季小麦主产区的气象条件变化及终端消费回暖进度将成为影响行情的关键变量。
欧洲小麦产量下降 美麦产区干旱持续
俄罗斯:据外媒消息,莫斯科咨询机构IKAR负责人表示,俄罗斯冬季作物长势良好,但春播形势目前令人担忧。现在冬季作物的情况看起来不像两三个月前那么糟糕。例如,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作物进入冬季时状况不佳,但现在已经恢复了。总体而言,一切看起来都很好,已经达到四级作物的标准(制粉级别)。但从春季作物来看,情况更加令人担忧。一些重点农业区累计降水量不足,而且最近的气象预测显示,天气改善的迹象并不十分明显。
欧盟:2024/2025年度欧盟小麦收成不佳,因为降雨导致法国产量降至1980年代以来最低。IGC预测,2025/2026年度欧盟27国的小麦产量将达到1.329亿吨,高于2024/2025年度的1.194亿吨,但仍略低于2023/2024年度的1.331亿吨。下一年度英国小麦产量预计为1320万吨,高于2024/2025年度的1090万吨,但仍低于2023/2024年度的1400万吨。
美国:美国干旱监测报告显示,截至上周末,27%的美国冬小麦处于干旱地区,高于一周前的24%以及两周前的22%,去年同期为14%。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头号冬小麦生产州堪萨斯州冬小麦优良率为52%,低于前一周的54%;第二大冬小麦产区德克萨斯州的冬小麦优良率为28%,低于一周前的34%。不过,俄克拉荷马州迎来急需的降雨,冬小麦优良率为46%,高于一周前的35%。本周消息显示,美国冬小麦产区周末经历风暴,有评论称风暴对冬小麦产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失。美小麦价格或将继续攀升。
国内进口数量骤降 小麦饲用逐步显现
进口情况:海关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月份小麦进口量仅为6.4万吨,同比减少约96%。其中,加拿大是当月我国进口小麦第一大来源国,2月份我国从加拿大进口小麦约4.4万吨,占当月总进口量的69%;澳大利亚是当月我国进口小麦第二大来源国,2月份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小麦1.6万吨。
1月至2月我国小麦进口量总计为9.3万吨,同比大降约96%。前两个月我国进口小麦主要来源国及其数量为:进口加拿大小麦4.8万吨,占比52%;进口澳大利亚小麦3.4万吨,占比37%;进口俄罗斯小麦6362吨,占比6.9%;进口哈萨克斯坦小麦3710吨,占比约4%。2024年8月份至今,我国小麦进口量已连续半年同比降幅超50%。过去7个月(2024年8月至2025年2月),我国累计进口小麦121万吨,同比减少79.4%。
价差情况:近期,我国小麦与玉米的价差持续缩窄,两者价差已回落至可替代区间,小麦作为饲料原料的经济性逐渐凸显,部分饲料企业已经开始着手用小麦替代玉米。
图1:小麦、玉米价差(元/吨)
在此背景下,小麦的性价比优势进一步放大,促使部分粮商转向小麦市场,积极参拍政策性小麦并开展现货采购布局。截至3月23日,小麦、玉米价差为172元/吨,比前期高点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