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商品交易所上海金市场最新消息
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上海金期货于2019年10月推出,现已交易整两年。该期货合约以美元和离岸人民币计价。当前合约活动持续增长。这一点可从市场流动性加强以及持仓量增长至创纪录水平两方面得到体现。与此同时,全球疫情的影响引发了新的交易动态,上海金目前的报价经常低于纽约商品交易所的黄金期货基准(GC)。
受基本面变化影响的价差动态
在纽约商品交易所推出上海金期货之前的几年里,上海金对纽约商品交易所GC的溢价为正,在每金衡制盎司5-10美元之间小幅波动。出现溢价是由于中国当地对实物黄金的需求上升,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实物黄金市场。进口商需要支付高于全球参考价的价格,以满足中国当地的需求,这一需求通常与珠宝购买有关。到目前为止,珠宝行业的黄金购买是最大的需求因素,往往超过总体投资需求(即对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和实物金条或金币的投资)。1
新冠疫情的爆发改变了这一局面。当中国先于世界其他地区进入封锁状态时,中国本土对珠宝的需求暴跌。这导致上海金定价相比全球定价有所折让。在2020年第三季度的最低点,上海金的价格较GC低逾50美元。但是自此以后,中国黄金价格稳步回升,到2021年下半年又再次进入溢价环境。然而,夏季期间出现的基本面变化产生了负面影响,将上海金溢价推回至负值区间。市场观察人士将这种变化归因于中国的地区性新冠疫情、放缓的经济数据以及严重的洪涝灾害及其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进入2021年第四季度,上海金价格再次走强,交易水平大致与GC持平(见图1)。
图1——自推出以来,上海金的交易价格频繁低于GC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珠宝的需求和中国的黄金进口量均反映了上海金溢价的演变。中国是第一个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的国家,这导致珠宝需求暴跌,同时上海金溢价也急剧收缩。在2020年第一季度后,中国的珠宝需求在接下来的每个季度均有所回暖,直至2021年第一季度,当时的珠宝制造尤为强劲,这一时期溢价也再次跃升至正值。2021年第二季度的珠宝制造量有所下降,并且溢价再度转为折让。中国的非货币性黄金进口(主要包括金块)也显示出类似的趋势——2020年第一季度急剧下滑的态势目前正在逆转(见图2)。
图2—珠宝需求和中国黄金进口
市场流动性改善
亚太地区和欧洲交易时段的透明流动性为参与者提供了跨时区执行所需成交量的能力。在亚太地区交易时段期间以美元计价的合约中,CME Globex的市场活动通常以0.30元离岸人民币的买卖价差提供买入20多手市场,并以0.6美元或更高的买卖价差提供买入25多手市场。
在欧洲交易时段期间也可运用类似的流动性
历史交易数据还显示,以美元和离岸人民币计价期货的流动性及订单宽度均有所改善。在亚洲主要市场时段(北京时间下午2点),活跃的月度SGU合约在9月份的平均最优价差为1美元/盎司,前3个订单最优价位中平均有30份合约可用(图3)。
图3— 芝商所SGU(亚洲时段)活跃直接深度
SGC数据还显示出可比较的市场流动性,在前3个订单最优价位中,有20多手可用。最优买卖价差较SGU略为紧缩,过去3个月的平均价差为1.75美元/盎司当量(见图4)。
图4— 芝商所SGC(亚洲时段)活跃直接深度
持仓上涨
持仓在以美元和离岸人民币计价的合约中均处于强势地位。这两份合约的持仓总额在2021年8月下旬首次短暂超过1,400份,相当于名义价值8,000万美元。持仓的增长保持着良好平衡,每份合约约占交易所未平仓头寸的一半。截至10月中旬,持仓合约总数为1,100份(640份SGU合约和460份SGC合约),相当于约6,000万美元的名义价值(见图5)。
图5——纽约商品交易所上海金——持仓上涨
概要
纽约商品交易所的上海金期货继续走向成熟。这些合约得到了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支持,市场流动性更深以及持仓上涨都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市场仍是全球黄金交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上海金期货视为进入该地区并在全球最大的黄金实物市场解锁交易机会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