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加入升息的行列,世界卻已準備降息
07 Apr 2024
3月18日時,日本央行(BoJ)在17年來首次提高了借貸成本,結束了該國長達八年的負利率。市場隨即反映了政策:日圓下跌,而日經225指數上漲。
一般來說,對於價格未完全反映的升息,市場反饋應該會是相反的,即貨幣升值、股票市場下跌。但負利率卻存在一道難題:它並沒有如預期地刺激成長,反而像是給銀行體系加諸稅負。負存款利率的本意是為了遏制過多的儲蓄,進而刺激消費和投資。然而,市場卻認為負利率產生了反效果。
回顧2016年1月29日,當天日本央行首次將利率削減至零以下,日圓兌美元走強。隨後幾個月裡,日圓持續升值,兌美元上漲了約10%。對比之下,3月18日時,日本央行結束負利率政策後的一周內,日圓下跌了2%(圖1)。
圖1:2016年實行負利率政策推高了日圓,而在2024年結束負利率政策則使日圓走貶
在2016年和2024年兩次,日經225指數的反應都與日圓相反。當日本央行最初將利率訂在零以下時,日經在2016年1月和2月份下跌。對比之下,2024年3月日本央行升息時,日經225指數反而持續上漲行情(圖2)。
圖2:當利率變為負值時,日經225下跌,升息後則上漲
平心而論,整個負利率政策期間,日經指數的表現並不差。2020年3月底,當時各國央行大規模實行量化寬鬆政策,日經搭上了全球資產價格上漲的熱潮,開始了一波反彈。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央行量化寬鬆政策的規模,比起其GDP還要更大,且持續時間也比其他央行更長(圖3)。相較於聯準會,日本央行資產負債表的快速擴張,可能也幫助了日圓兌美元走貶(圖4)。
圖3:日本央行量化寬鬆的規模,比歐洲央行或聯準會都還要大
圖4:日本央行資產負債表相對擴張,與日圓走弱同步發生
日本央行是最後一家升息的央行(圖5),很可能對日圓施加下行壓力,這或許有利於日經225指數上漲。比較每日價值變動,日經225指數通常與日圓呈現負相關(圖6)。